英文阅读:关于“东亚病夫”和“丑陋的美国人”



华尔街日报这几天又火了,因为它发表了一篇据称辱华的文章:

中国是真正的亚洲病夫

2月6日,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华春莹在例行记者会上称:“这位叫作Walter Russell Mead的作者,你应该为自己的言论、你的傲慢、偏见和无知感到羞愧。”

由于新冠病毒的爆发,北美华人近期也遭遇了一连串的事件,湾区华人电视台也有所报道。不过今天我们要讨论不是这个话题,而是关于英文阅读。

东亚病夫的由来、演变和普及

据维基百科, “东亚病夫”(Sick man of East Asia)一词最早出自上海《字林西报》(英国人主办的英文报纸)于1896年10月17日登载的一篇文章,作者为英国人。

文章主要是批评官僚腐败、风气恶劣的晚清政府。西方人用“Sick Man of ××××”批评很多政府,如19世纪中的奥斯曼土耳其帝国、波斯,就连强国德国也曾经被批评是欧洲病夫,可能因为德国才刚刚在欧洲列强中堀起。晚清西方世界将中国称作“病夫”,非但与中国人的身体素质毫无关系,而且不存在所谓的“讥讽”、“嘲笑”的意味。

1903年前后,以梁启超为代表的中国知识分子,扭曲西方的“中国病夫论”的内涵。梁启超在《新民说》第一次用“病夫”来形容所有的中国人,说:“夫中国一东方病夫也,其麻木不仁久矣。”《新民说》一发表,用“病夫”来形容中国人体质虚弱,也成为舆论界的时髦。1903年,陈天华写作《警世钟》,就说:“外洋人不骂(中国人)为东方病夫,就骂为野蛮贱种。”

1905年,小说《孽海花》出版,其作者曾朴即公开署名“东亚病夫”;此书风行一时,是当时顶尖的畅销书,“东亚病夫”一词也迅速流传开来。此后,中国人自己将“东亚病夫”与国民体质问题纠缠到一起,换句话说,这是一种中国人自己扣自己的帽子。在中国人的心目中,“东亚病夫”从来就是外国人对中华儿女的蔑称。许多中国人对“东亚病夫”一词的理解是清末中国人吸鸦片导致身体瘦弱,所以遭外国人轻视,也近似于人们所说的“鸦片烟鬼”。

此词也用在中国反日情绪上。在李小龙电影《精武门》和亚洲电视的《大侠霍元甲》、《精武门》等功夫影视剧,对日本人蔑称中国人“东亚病夫”这一谬传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更多阅读可以看维基百科词条:东亚病夫

欧洲病夫、北美病夫、美国病夫、世界病夫

正如维基百科词条指出的那样,西方人用“Sick Man of ××××”批评很多政府,这里可以换成Sick Man of Europe、Sick Man of North America、Sick Man of America、Sick Man of the Globe(the Earth)等等。

经过一个初浅的研究,的确这个说法在英文世界是很常见的,而且很古老,就是指某个地区或某个国家出现了问题,需要寻找解决办法。

英文里很多修辞手法,我们可能不能完全了解,但是细细琢磨则很有趣,比如关于Tiger Woods的:

丑陋的美国人 vs 丑陋的中国人

美国人当初写了一本批判自己国家和人民的书,《丑陋的美国人》,受到自己国家的热捧。而柏杨写了一本《丑陋的中国人》,记得当初也是受到当局打压的,很多国人也不能接受。

有书评是这样写的:

新浪网

1958年出版的政治小说《丑陋的美国人》,人物刻画简单粗糙,整个格局也像是几个互不关联的短篇拼凑而成,但是,它却在美国引起轩然大波,盘踞畅销书榜长达一年半,售出400多万册,因为它确实戳到了美国人的痛处。

两次世界大战摧毁了传统帝国主义瓜分世界的格局,从根本上终结了人类历史上的帝国主义时代。然而,从战争的废墟上崛起的美苏两个超级大国却没有认识到这一点,仍然惯性地沿袭帝国主义的思维,以争夺势力范围为己任,尽管自认为是在拯救世界。而社会主义阵营团结一致,一度占了上风,使美国人很是焦虑不安。

《丑陋的美国人》正是在这个当口,对美国在冷战中处于劣势的病因做出诊断,并开出药方。

柏杨先生通过此书批判中国人的劣根性,也是在为这个民族开出药方。我们起初也是排斥、不接受,后来也转变为接受和褒扬,这说明了我们的进步。

有病得治。相信有一天,中国人自己可以写一本自己的《东亚病夫》,并且成为畅销书,我们的外交部发言人还可以自豪地向全世界推荐!

补充:华尔街日报这篇文章,客观说,也许只是这个发表的时刻有点敏感。编辑有吸引眼球的考量,是否有种族歧视的心思,见仁见智。








Leave a Comment





Time limit is exhausted. Please reload CAPTCH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