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的性暗示和Uber的内置报警功能:在中国女人长得漂亮是一种灾难?



昨晚在微信朋友圈看到一条信息,说在中国,女人长得漂亮那是一种灾难。当时不解其意,今天看到大量关于滴滴顺风车司机劫色杀人的新闻才恍然大悟。



事件回顾

8月24日,20岁的乐清乘客赵某在乘坐滴滴顺风车时,被司机钟某杀害。

温州警方通报

据中国消费者报消息,温州警方对事件进行了核查,并发布通报:

通报全文👇

8月24日16时22分,被害人的永嘉朋友朱某某到永嘉县上塘派出所报案,称其朋友赵某某13时许从乐清乘坐一辆顺风车出发来永嘉上塘,但是期间赵某某电话关机失联且未到永嘉;同时朱某某称此前已与滴滴平台客服联系,客服称1小时内回复。民警随即通过公安信息平台查询赵某某轨迹,并通过自己手机拨打赵某某手机号码但显示已关机。

16时41分许,该所民警利用朱某某手机与滴滴客服沟通,在表明警察身份后希望向滴滴客服了解更多关于赵某某所乘坐的顺风车车主及车辆的相关信息,滴滴客服回复称安全专家会介入,要求继续等回复。

17时13分许,滴滴客服向该所民警反馈称赵某某在13时许预约了顺风车后已于14时10分许将订单取消,并未上车。民警质疑上车后还可以在中途取消订单,再次提出要求了解该顺风车司机联系号码或车牌号码以便于联系,未果。

17时32分,报案人朱某某向民警反映情况称,其另一个朋友在微信上有收到赵某某发出的求救信息,该所民警即通过朱某某手机与赵某某家人取得联系,得知其家属已在乐清当地派出所报案后,及时联系乐清当地接待民警,并表示将积极配合工作。

17时44分许,在确定乐清当地警方已介入调查后,朱某某离开上塘派出所。

经查,在当日16时22分之前,永嘉、乐清警方未收到针对此案的电话或来人报警,对于网传“亲友接到女生求救后马上报警,警方说没有车牌号和司机电话不予立案”一事,经公安机关调查,不存在此情况。

当日下午17时30分许,受害人家属向乐清虹桥派出所报警其女儿失联,经初步了解后,民警于17时36分用接警电话与滴滴平台进行联系,平台客服称需3至4小时提供查询结果,民警表示情况紧急后,滴滴公司同意加急处理。

17时49分,滴滴公司回电称需要提供介绍信以及两名民警的警官证等手续,后民警于18时04分通过邮件发送至滴滴公司。

18时13分,乐清警方收到滴滴公司发来的车牌(车牌号为川A31J0Z)及驾驶员信息。

乐清市局立即启动重大案事件处置机制,抽调刑侦、刑事技术、相关派出所等警力成立专案组开展全方位寻找调查,并向温州市局提请支持。鉴于该滴滴司机钟某有重大作案嫌疑,市县两级公安机关立即对犯罪嫌疑人开展布控,经合成作战,于25日凌晨4时许在柳市镇抓获犯罪嫌疑人钟某,并于25日上午9时在永嘉县峙口村查获车牌号为川A31J0Z的作案车辆。

据犯罪嫌疑人交代,8月24日14时50分许,犯罪嫌疑人钟某将受害人带至淡溪镇杨林线山路时,对受害人赵某某实施强奸,并用匕首刺其颈部,致大量出血,随后将受害人抛在道路护栏外的悬崖下,驾车逃离现场。经法医初步鉴定,其死亡原因为右颈部动脉断裂急性大出血致死。

目前案件正在进一步侦查中,鉴于案情重大,检察机关已提前介入侦查办案中。警方对赵某某的不幸遇害深感惋惜,并借此案提醒市民,乘坐“顺风车”等类似交通工具时,可向熟悉亲友发送乘坐车辆车牌、驾驶员姓名等信息。当事人亲属如遇到类似问题,应迅速到所在区域公安机关报警,以便公安机关第一时间采取行动。同时警方提醒广大网民不传谣不信谣,对恶意制造、传播谣言者,公安机关将依法处置。

温州市公安局

2018年8月25日

滴滴的无道德行为

此事件距离5月份一位刚刚21岁的漂亮空姐乘坐滴滴顺风车被奸杀仅仅三个月。

案件发生后,顺风车备受舆论质疑。事后查明,凶手刘某使用了别人的身份证注册顺风车司机并通过,暴露出滴滴顺风车在司机资质审核上的漏洞。此外,顺风车的“社交化”也被诟病,顺风车司机可以看到乘客的年龄、性别、职业、相貌等个人信息,甚至还可以在订单完成后对乘客身材样貌品头论足并显示在乘客的个人页面中。

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末,滴滴顺风车日均订单量达到200万,占滴滴总订单约十分之一。从顺风车的产品设计和宣传上来看,滴滴实际上是故意把顺风车业务往男女配对上引导,以诱惑更多车主加入顺风车。

受舆论压力所迫,5月12日起,滴滴宣布下线顺风车业务一周,之后滴滴公布了顺风车整改措施。措施主要针对车主审核和社交化功能,包括隐藏双方头像、关闭评论、引入车主人脸识别、在APP中增添紧急求助按钮等具体改动。据内部人士透露,此前滴滴有意干脆取消顺风车业务。

整改结果如何呢?大家已经看到了。就在8月24日案发前一天,司机钟某还因对另一名乘客图谋不轨,被乘客投诉至滴滴平台。滴滴平台置之不理。

滴滴顺风车业务全国范围内下线

面对强大的舆论压力,8月26日午间11:10分左右,滴滴出行公布了一份《关于乐清顺风车事件的自查进展》公告:

自8月27日零时起,在全国范围内下线顺风车业务,内部重新评估业务模式及产品逻辑;
客服体系继续整改升级,加大客服团队的人力和资源投入,加速梳理优化投诉分级、工单流转等机制;
免去黄洁莉的顺风车事业部总经理职务,免去黄金红的客服副总裁职务。

程维:少谈点估值,多一点敬畏

在众多的评论中,搜狐上的一篇文章说得很好,请滴滴创始人程维少谈点估值,多一点敬畏

从整个案件的经过来看,滴滴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案件发生前一天,客服系统已经接到过关于这名司机恶意骚扰的投诉,但是并未得到处理,司机未收到任何惩罚。案发当天,受害人的朋友同样向客服投诉求助时,需求也被漠视了。事实上,滴滴即使出于隐私保护,不向警方和投诉人透露司机电话,那么,平台也应该迅速处置,联系司机,对涉及到人身安全的事件进行跟踪处理。

可惜,滴滴虽然发展成一只庞大的巨鳄,却没有承担起应有的责任。对滴滴来说,可能这就是几千万笔订单中的一单,是个生意,仅此而已。

顺风车的发展有赖于平台的背书。按照常理来说,在线下场景内,陌生人达成交易,要经过非常深厚的考量,信任基础、人品道德、担保保障、风险评估等。举个简单例子,当你看见一辆黑车停在路边,肯定不会轻易上车。但是,如果这个司机注册了滴滴,你通过平台叫来的车,基本不假思索就会上车。

一边享受社会人口的红利,一边忙着收割盈利,但是,相应的社会问题,滴滴从来没有正面面对。程维也没有表现出一个企业领袖应有的担当。“反正,这些都是社会问题,坏人本来就有啊,杀人强奸每天都在发生,不能怪我。”前一天的报警拖延一天还不处理,在出现危险的时候,应急流程严重缺失。

也正因为如此,可以说,滴滴没有向善就是作恶。客服在面对用户的投诉时,基本都是能推则推,能拖则拖。必须正视的是,正在出行途中的投诉,与一个商品质量不好的电商投诉,是完全不同的性质。作为一家平台型的互联网公司,只追求所谓商业模式,却被扭曲的价值观俘获,这比任何生意场都更可怕。

乐清事件后,滴滴出行再次承诺:在其平台上发生的刑事案件提供3倍于法定人身伤害的标准进行赔偿。每单提取28%佣金,滴滴藉其垄断地位,营收可谓丰厚。三倍的赔偿,对于估值700亿美元的滴滴来说是小意思。但是,生命安全无小事,4.5亿用户、日均2400万订单,哪怕出现千分之一的差错,影响也非常大。程维不应该抱着侥幸心理,认为没有滴滴这些案件也会发生。如果,用户和资本的选择,让你成为一个切入公共出行领域的独角兽,就应该承担责任,想着如何做到更好。而不仅仅是在获得垄断地位后,只想着收割红利,再去资本市场讲更大的故事。

再多的赔偿,也不能挽回逝者年轻的生命。但愿,在商业利益面前,资本能多一点对人的敬畏。

Uber的内置报警功能

与滴滴类似的网约车平台美国Uber,也发生过司机侵犯乘客的事件,Uber随之采取了新的措施,为软件内置了报警功能。如果乘客感到不安全,可以通过软件中的安全标志拨打911,一旦电话接通之后,乘客可以根据Uber显示的实时地点快速说清自己的地理位置。

同时在一些大城市,Uber还在测试和警方合作,在呼叫时乘客不需要说出自己的地址,Uber软件会自动将GPS定位、乘客信息、车辆外观以及车牌号实时自动分享给911调度员。此外,如果乘客不方便报警,还可以通过Uber软件内置的另外一套安全措施,悄悄共享自己的地理位置给某些指定联系人。

这个功能出现以后,NBC的一个记者做了实验,他在事先不知道地址的地方通过内置软件报警,五分钟内警察就赶到了现场。视频演示:

如何打开内置报警功能

对商业的利益的追求和对人生命的关怀,体现了公司的价值观。希望滴滴真正吸取教训,而不是口头宣称整改,实则依然无限制地追求商业利益,凭借垄断地位或背后势力我行我素,最后自取灭亡。也真心希望我们在朋友圈里不要再看到女性朋友发出的无奈和无助的呼声。








Leave a Comment





Time limit is exhausted. Please reload CAPTCH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