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夕情人节:走出中文交友网 寻觅新的天空



七夕,又名乞巧节,七巧节,七姐诞,七娘生,是发源于中国周朝时期的一个传统节日,相传七夕节的形成与民间流传的牛郎与织女的故事有关,它最早可能被追溯至东周的春秋战国时期。当时的七夕为祭祀牵牛星,织女星,被推断为牛郎与织女的爱情故事,大约发生在西周时代,当时的社会制度限制个人自由,故托言天上星宿以追求慰藉。

当时的七月黄昏,织女星升上一年中的最高点,清晰可见。织女星与两旁两颗较暗的星形成一个朝东方开口的样子,在此东面可见牛郎星。汉朝以后,开始与牛郎织女的故事联系起来,并且正式成为属于适龄男女的节日。

目前成为华人地区以及东亚各国的传统节日,日期被定在每年的农历七月初七,主要的习俗是乞巧,祈愿,拜织女,吃巧果,染指甲,结扎巧姑等。甚至流传到日本,亦是来自于牛郎与织女的传说,惟日本在明治维新之后把七夕节改为阳历的7月7日。

—–姻缘一线牵—–

据统计,在美国的华人总数早已突破400万,成为美国第五大族裔群体,居白人、黑人、墨西哥人和波多黎各人之后。这么一个庞大的群体,征婚交友也并不是很容易,因为毕竟是少数族裔,而且在除了纽约、旧金山、洛杉矶、芝加哥等华人比较集中的大城市外,很多地方华人的数量还是少得可怜,要找到合适的交友对象就更难了。

在交友渠道的选择上,除了在同学、同事中寻找,熟人介绍、参加教会或者其他一些集体活动外,网络成为一个关键的渠道。目前有为数不多的几个主要针对华人的交友网站,也有很多人还是通过国内的婚介网站寻找对象。

尽管这些渠道都发挥了各自的作用,但是限于各自的影响力,还是有很多单身人群没有被覆盖。相反,许多英文交友网站,由于其知名度大,而且有相当数量的华裔或亚裔会员,使得不少单身华裔人士选择这些网站进行注册。下面就介绍最受欢迎的几个网站。

eHarmony.com

这家公司最初的想法来自心理学专家Dr. Neil Clark Warren。他在从事了35年的诊所心理咨询和为无数的夫妻提供咨询后,认为应该有一种更好的方式寻找真爱,以帮助减少离婚率。他设计的这套独特的模式,就是后来成为美国专利的兼容匹配系统( Compatibility Matching System®)。公司总部在加州的Santa Monica,网站在2000年上线,主要服务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和英国用户。 免费注册亚裔交友专区:www.eHarmony.com

美国华人交友eharmony

这家网站还经常在周二或者周末举办特惠活动,开放一些高级会员功能给普通用户。

Macth.com

这家网站成立于1995年,总部在德州的达拉斯,是纳斯达克上市公司IAC旗下品牌,在北京和东京都拥有分公司。红娘的英文单词是matchmaker,这家网站的名字就是匹配找对象的意思,但是有人管它叫“火柴网”,也另有一番幽默,因为俗话不是说激情中的男女就如干柴烈火吗,就缺一根火柴了。

这个网站在美国更佳商业局(BBB)的评级是A+,截图如下:

美国交友网站match

在这样综合性的网站上,可以寻找各种各样的关系。当然,我们最关心的是其亚裔交友专区,免费注:www.match.com/asiandating

缘分来自坚持不懈的寻找和永不放弃的等待。蓦然回首,那人就在灯火阑珊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