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联储“缩表”是什么意思?以史为鉴,股市会发生什么?
葛医师:可信赖的中医家庭医生
胡玉亮:家庭财务全衡优化 财商普及专题讲座
捷拍音乐中心:音乐课程学习 音乐素养提升
想学吉他去哪里? 牟川吉他教室
王笑霞律师所:值得信赖的移民和车祸律师
世界这么大 快来跟蜂鸟旅游一起出发吧!
团购:原枝原味 美国威斯康辛州花旗参
免费订阅湾区华人的最新资讯(爬山、旅游、新闻)
缩表是什么意思?
所谓缩表,即英文的Reduce/shrink/unwind the balance sheet,是指美联储缩减自身资产负债表规模,这将推升长期利率,提高企业融资成本,从而令美国金融环境收紧。可以说,缩表和加息一样,都是收紧货币政策的一种政策工具。
美联储通过直接抛售所持债券或停止到期债券再投资的方式,可实现对基础货币的直接回收,相对于提高利率,是更为严厉的紧缩政策。
The Fed balance sheet is a statement listing the assets and liabilities of the Federal Reserve System. Details of the Fed’s balance sheet are disclosed by the Fed in a weekly report called “Factors Affecting Reserve Balances.”
What is Feds balance sheet?
小号开张,客官来存银子,存白银一百两,掌柜给开具一张银票,凭票即兑一百两白银。此时,地窖里多了一百两银子,这就是票号的资产,而开具出的银票就是票号对客官的负债。资产负债表是同时增加的。
客官去做生意的时候,不需要搬动大量银两,可以直接支付银票即可。如果持有银票者去票号兑现白银,则从地窖里取出白银,银票销毁,此时资产减少白银,负债的银票也取消了。资产和负债同时减少。这叫资产负债表缩小,故而我们简称缩表的时候不需要注明是负债缩小还是资产缩小,资产负债表是同增同减的,只需要注明是“扩表”还是“缩表”即可。
1999年缩表:美股暴跌
在新世纪即将到来的1999年,人们对“千年虫(Y2K)”问题的各种担忧甚嚣尘上。为了应对新世纪的降临可能带来的风险,美联储向金融体系中注入了大量流动性,货币供应量和美联储资产负债表大幅扩张。这一情绪在1999年底被推至巅峰,当年第四季度,美联储资产负债表从约5700亿美元大幅扩至6700亿美元。
美联储的大幅流动性注入叠加民众对互联网科技公司的趋之若鹜,推动纳斯达克指数一路狂飙,如下图所示:
然而,进入新世纪后人们发现“千年虫”的影响貌似没那么大,美联储因此匆忙回撤流动性,随后“互联网泡沫”破灭,股市暴跌。德意志银行分析师 Jim Reid 认为,尽管导致互联网泡沫最终破裂的因素有很多,但仍有充分的理由表明,大量流动性的撤出无疑是导致牛市结束的重要推手之一。
2017年缩表:美股整体基本不受影响
上一轮缩表发生在2017年10月,距离2015年12月正式加息后约2年时间。在这一轮缩表的过程中,美联储的“预期管理”就显得高明地多。
2017年4月,美联储公布了3月FOMC会议纪要,释放出缩表信号;5月,美联储在5月FOMC会议纪要中首提“定量式缩表”;6月,美联储在FOMC会议中披露“定量式缩表”方案;7月,美联储向市场放出暗示,暗示缩表很快到来。最终,9月20日,美联储在FOMC会议中决议从10月开始启动缩表,这使得从时点到规模、方式都基本没有预期差,基本与市场预期一致。
参考纽约联储的调查,2017年3月美联储讨论缩表时,市场机构对年内缩表已有预期,但尚不充分;2017年6月美联储披露缩表方案时,市场机构对年内缩表的预期已经非常充分。
因此,德意志银行分析师 Jim Reid 认为,2017-2018 年底的 QT 对整体股市几乎没有任何影响,如下图所示:
2022年缩表:美股将何去何从?
美联储“Taper、加息、缩表”三步走的撤出刺激旅程,终于极大概率将在下月走到“最后一站”:美联储最新公布的3月会议记录显示,经过几个月的辩论,决策者就一项计划达成一致——即最早在5月开始实施缩减庞大资产负债表的计划。
会议纪要显示,美联储未来或将每月缩减最多600亿美元美国公债和350亿美元抵押贷款支持证券(MBS)持有量,并将在三个月或略长时间内逐步达到这一最大缩减规模。这将使投资组合缩减的速度远远快于上一次的缩表周期。
在新冠疫情大流行期间,由于美联储利用购买国债和抵押贷款支持证券来平稳市场运作,并扩大其降息举措的影响,美联储资产负债表的规模大约增加了一倍——目前已来到了将近9万亿美元。而随着美国通胀形势近来愈发呈现失控迹象,美联储“拧紧水龙头”已成大势所趋,缩表自然也已迫在眉睫。
值得一提的是,在美联储历史上,加息周期或许很常见,但缩表却并不常见。而对于金融市场而言,后者的杀伤力明显更大……
自20世纪以来,美联储共经历了7次缩表,分别是1920-1921年、1929-1931年、1947-1951年、1957-1965年、1978-1979年、2000-2001年和2017-2019年。缩表出现的频率显然要远低于加息,例如:20世纪70年代以后仅进行过两次缩表,而加息周期则出现了多达6次。
此外,在多数时候,缩表前后往往都有较为重大的政经事件发生,1930年的美欧贸易战,1960年的美元危机,1978年后的石油危机,2000年的科技互联网泡沫破裂,2018年的中美贸易摩擦,几乎都发生在美联储缩表周期中。
而眼下,美联储在俄乌冲突和后疫情时代背景下即将开启的本轮缩表周期,无论是规模还是速度,都将是空前的,这无疑更加需要投资者保持高度警惕!